![]() |
[淮海中醫] ~ 腹痛 ZY-mdpy ~ Ftn.
腹痛是泛指胃脘以下,恥骨以上範圍內發生的疼痛。腹痛之病,所涉
及的範圍極為廣泛,內科、及婦科的多種疾病,皆可出現腹痛。本病
的發生,主要因外邪、飲食、情志或陽虛臟寒等因素,使腹部的臟腑
經脈受病,導致氣機郁滯,絡脈痺阻,或絡脈失於溫養,氣血運動無
力,形成各種類型的腹痛。
方一 止痛散
【組 成】沉香 9 克 良姜 9 克
元胡(醋制) 9 克 肉桂 3 克 炒
乳香 3 克 炒沒藥 3 克 北細辛 3 克 制吳萸
3 克 黃連
6 克
【制用法】共烘乾研末,過絲籮篩,裝膠囊每粒 0.25克, 5 粒 / 次,
日 3 ~ 4 次口服。
【主 治】急性腹痛(急性膽囊炎,痛經,疝氣,膽石症,腸蛔蟲症
,腸粘連,膽道蛔蟲症)。
【出 處】四川中醫 1990; 8 ( 3 ):20 淮海中醫診所
2009.
方二 硝丹散
【組 成】火硝10克 章丹 5 克
枯礬10克 白胡椒 5 克
【制用法】共為細末,以醋調之,握於手心按臍上,令其汗出。一般
1 次即癒。
【主 治】陰寒腹痛。
【出 處】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三 姜附酒
【組 成】乾姜60克 制河子40克
【制用法】將藥共研細,置淨瓶中,同黃酒 500 克漬之,封口,經 7
日後開取。 1 日 3 次,每次食前濕飲 1 ~ 2 杯。
【主 治】心腹心痛,呃逆嘔吐,寒飲喘咳,肢冷汗出等症。
【出 處】《藥酒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四 紅蘭花酒
【組 成】紅蘭花30克 白酒 200 毫升
【制用法】將酒、藥共煎至 100 毫升,去渣候溫。 1 次服50毫升,不
效再服。
【主 治】婦人受風,風寒客於胞宮,血凝氣滯所致腹中刺痛。
【出 處】《金匱要略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五 茴香酒
【組 成】小茴香(炒黃) 120 克 黃酒 500 毫升
【制用法】將藥浸於酒內,煮數沸候涼,入瓶備用。 1 日 3 次,每次
食前溫飲 1 ~ 2 杯。
【主 治】寒疝,少腹疼痛,睪丸偏墜,婦人帶下,脘腹脹痛,嘔吐
,不思飲食等。
【出 處】《本草綱目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六 高良姜粥
【組 成】高良姜10克 粳米適量
【制用法】取高良姜水煎,去渣,取汁加入粳米共煮,米熟粥成,即
可服用。
【主 治】虛寒型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食醫鏡鑒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七 甘松粥
【組 成】甘松 5 克 粳米50 ~ 100 克
【制用法】將甘松洗淨水煎,另將粳米煮粥,粥將成時兌入甘松藥液
,再煮10分鐘即可。
【主 治】氣郁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飲食辨錄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八 桃仁止痛餅
【組 成】桃仁10克 紅花 6 克
赤芍20克 木香 6 克 元胡12克
香附 6 克 宮桂 6 克 烏藥 6 克 生姜 3
克
【制用法】將上 9 味中藥共研細末,或者是煮熬藥物取汁,調拌面粉
或凡士林等,制成藥餅,加熱後貼敷肚臍和兩側腹腰部。
【主 治】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中國民間敷藥療法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九 溫運中宮湯
【組 成】台黨參12克 乾姜 4. 5 克
炙甘草 4. 5 克 廣木香 6 克
炒砂仁 6 克 法半夏 9 克 陳皮 9 克 茯苓
9 克 台烏藥
15克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 2 次,早晚分服。
【主 治】虛寒性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百病百驗效方集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 溫通理氣湯
【組 成】姜半夏 9 克 陳皮 4. 5 克
茯苓 9 克 蘇梗 9 克 佩蘭 9
克 香櫞皮 4. 5 克 砂仁 4. 5 克 桂心
4. 5 克 烏藥 6 克
川楝子 9 克(焙) 白芍15克 互楞子12克(煨)
橘葉
6 克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 2 次,早晚分服。
【主 治】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百病百驗效方集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一 荷葉溫血湯
【組 成】荷葉30克 丹參15克 紅花12克
赤芍18克 川芎 7克
沉香 4 克 檳榔 9 克 三稜 9 克 黨參15克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,每日 1 劑,療程約30天。
【主 治】十二指腸壅滯症,症見頑固性腹痛,進食嘔吐,伴有噁心
,暖氣,腹脹,腸鳴。
【出 處】《急難重症新方解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二 天台烏藥散
【組 成】烏藥、木香、小茴香、青皮、高良姜、檳榔、川楝子、巴
豆各適量
【制用法】先把巴豆打破,同川楝子用麩皮炒黑,去巴豆及麩皮。
【主 治】小腸疝氣,小腹痛引睪丸。
【出 處】《醫學發明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三 烏藥湯
【組 成】烏藥、香附、當歸、木香、甘草各適量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。
【主 治】婦女產後菅血虛弱,小腹絞痛,喜得熱按者,以及中焦虛
寒,菅血不足等証候。
【出 處】《千金翼方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四 清胰 1 號
【組 成】龍膽草、生大黃、木香、延胡索、白芍各適量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。
【主 治】急性胰腺炎上腹部急痛拒按、口苦、舌苔黃膩、大便秘、
尿黃赤者。
【出 處】《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症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五 清胰 2 號
【組 成】大黃、芒硝、厚朴、延胡索、白芍各適量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。
【主 治】急性胰腺炎有出血,壞死等傾向,腹滿痛而堅實,大便秘
結者。
【出 處】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六 蒲黃煎
【組 成】五靈脂 9 克 炒蒲黃 9 克
元胡 6 克 制香附 9 克 吳茱
萸 6 克 炮姜 6 克 桃仁 6 克 川楝子 9
克 炒茴香 6 克
炙甘草 3 克
【制用法】水煎服。經行前 5 日開始服,每日 1 劑,分早晚空腹服。
【主 治】行經小腹疼痛而冷,按之痛甚,經水量少,色暗有塊,寒
凝氣滯。
【出 處】《偏方妙用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七 紅花當歸酒
【組 成】乾山楂片 120 克 藏紅花90克
當歸90克 紅糖60克 白
酒 600 毫升
【制用法】將前 3 味藥洗淨,山楂去核,一起放入細口瓶內,加60度
白酒 600 毫升,密封瓶口,每日振搖 1 次,浸泡10日服用
。每日 2 次,每次10 ~ 20毫升。如無飲酒習慣者,可將藥
酒同白開水混合送下。
【主 治】婦女行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,血色紫黑夾有血塊,氣滯血
瘀痛經。
【出 處】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八 豆豉姜蔥膏
【組 成】淡豆豉20粒 食鹽10克 蔥白 2
根 生姜 5 片
【制用法】上藥同搗爛如泥,入鍋內炒熱,用細紗布包裹,溫敷臍腹
部,涼則炒熱再敷。
【主 治】小兒腹痛。
【出 處】中醫雜誌 1983;24( 6 ):35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九 復方五香散
【組 成】木香、丁香、沉香、香附、小茴香、陳皮、芍藥各12克
生姜 6 片
【制用法】將上藥共為細末,炒熱後貼敷痛處,每日 2 次。
【主 治】小兒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中國民間敷藥療法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 椒姜黃萸膏
【組 成】胡椒10克 乾姜 8 克 雄黃 3
克 吳茱萸12克
【制用法】上藥共為細末,調拌姜汁成膏狀,外敷腹部兩側。
【主 治】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中國民間敷藥療法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一 蓽撥散
【組 成】蓽撥50克
【制用法】研細末,酒水各半煎乾,搓成餅狀數個,外敷神闕穴。
【主 治】虛寒性腹痛。
【出 處】湖北中醫雜誌 1985;( 6 ):32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二 二姜熨方
【組 成】鮮生姜 1 塊(如棗大小) 良姜 1. 5 克
鹽 500 克
【制用法】除鹽外共搗爛,放在口內含熱,置於臍部,再用炒鹽布包
熨臍中,涼時再換,不痛為止。
【主 治】腹痛。
【出 處】《民間靈驗便方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