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[淮海中醫] ~ 支氣管哮喘 ZY-mdpy ~
Ccn
支氣管哮喘俗稱“吼病”,中醫學稱“哮証”,主要由於中小型支
氣管平滑肌痙攣、粘膜充血、水腫,管腔內粘稠分泌物增多,使管腔
狹窄,空氣進出不暢,而表現為陣發性帶有哮嗚音的呼吸困難。本病
好發於冬秋季節,並常反覆發作,不少病人自幼年即得病,延續多年
,屢發不癒。目前認為哮喘發作的原因是﹕
1 、機體對某些動物、塵埃、食物、花草、藥物等過敏而發生。即中
醫學認為平素肺腎陰虛所致。
2 、大部份病人是由於呼吸系統的感染而誘發哮喘,可因受寒、熱氣
候變化,情緒波動而誘發,即中醫所指肺有伏痰。
方一 複方石英沖劑
【組 成】蚤休15克 旋覆梗15克 麻黃 9 克
紫石英30克 皂莢 3
克 白石英30克 生甘草 6 克
【制用法】將上藥濃煎成膏後和入珍珠粉 3 克,制成沖劑,分為 4 包
。 1 日服 2~3 次,每次 1 包,連服 2 週為 1 個療程。
【主 治】哮喘,對寒喘型及過敏型療效顯著。
【出 處】上海中醫藥雜誌 1989. 9 (1) ﹕22 淮海中醫診所
2009.
方二 龍膽截喘方
【組 成】地龍20克 膽南星15克
北杏仁15克 桔梗15克 防風15
克 瓜蔞10克 枇杷葉12克 川貝12克
甘草 8 克 塞痰
加款冬花12克、細辛10克;氣喘重加葶藶子15克、蘇子15
克;熱痰加連翹15克、制南星15克
【制用法】每日 1 劑,水煎 1 次服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1989; 9 ( 1 ):22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三 咳喘外熨散
【組 成】白芥子40克 紫蘇子40克
萊菔子40克 生姜 5 片 食鹽
250 克
【制用法】將上藥焙乾,混合並共研細末,炒熱至50℃左右,裝入薄
紗布袋,扎緊袋口,在患兒背部兩側肺區及腋下來回熨燙
,30 ~ 40分鐘 / 次,日 2 ~ 3 次。 1 劑藥可連續使用 2 日
。每次治療前,藥末必須經過再加熱。
【主 治】小兒頑固性咳喘。
【出 處】廣西中醫藥 1990;13( 2 ): 6 淮海中醫診所
2009.
方四 蟲草芪棗湯
【組 成】冬蟲夏草10克 黄芪12克
大棗10枚 豬肺 1 具
【制用法】取豬肺(不落水)與諸藥水炖爛,飲其湯食其肺。每於哮
喘發作先兆時用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五 仙百合劑
【組 成】仙茅10克 百部15克 白合15克
生黄芪15克 北沙參15
克 麻黃 5 克 杏仁10克 桂枝10克
炒赤白芍10克 白
芥子10克 紫蘇子10兌 化桔紅10克 枇杷計15克
魚腥
草15克 制僵蠶15克 生軍(後下) 2 克 六一散
5 克
【制用法】哮喘發作期每日 1 劑,每劑煎 2 次,於上午 9 時、下午 3
時各服 1 次,連服15劑為 1 個療程;哮喘緩解後鞏固療效
或於好發季節作預防發作治療,隔日服 1 劑,連服15劑為
1 個鞏固療程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六 冰醋飲
【組 成】冰糖 500 克 陳醋 500 毫升
【制用法】將冰糖置入鍋內,倒入陳醋加熱煮沸,待糖全部溶解,候
涼灌瓶備用,每次服10毫升,每日 2 次。
【主 治】咳嗽哮喘。
【出 處】浙江中醫雜誌 1989;24(10): 477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七 加味止喘靈
【組 成】炙麻黃(發熱者用生麻黃) 3 克 杏仁 3 克
白果 3 克
半夏 3 克 地龍 3 克 中草 3 克 射乾干2
克 五味子 2 克
茶葉 1 克 生姜 1 片 蔥白半支
【制用法】每日 1 劑,水煎代茶頻服。此為 3 ~ 5 歲小兒用量,視年
齡大小適當調整劑量。
【主 治】小兒支氣管哮喘。
【出 處】黑龍江中醫藥 1990;( 3 ):17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八 二黃二子湯
【組 成】炙麻黃 2 克 生大黃(後下)10克
浙貝母10克 杏仁10
克 葶藶子(布包)15克 橘紅 5 克
【制用法】每日 1 劑,水煎服。便溏去大黃;腹脹加焦楂曲、萊菔子
;咽紅腫加桔梗、甘草、山豆根;發熱去麻黃,加連翹、
薄荷、山梔。
【主 治】小兒熱哮。
【出 處】湖北中醫雜誌 1989;( 4 ):21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九 五味雞蛋方
【組 成】五味子 3 克 紅皮雞蛋 7 個
【制用法】五味子加水,浸泡雞蛋10天,待蛋殼變軟為度,再將五味
子去渣,加白糖50克,連湯 1 次服下,如感到噁心,可分
2 ~ 3 次服用,小兒酌減。
【主 治】氣管炎及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 蚯蛋方
【組 成】雞蛋 1 只 蚯蚓 1 條
【制用法】將雞蛋打 1 小孔,將蚯蚓裝入, 1 天後燒熟服,每日服 1
次,不癒再服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一 棒棒木煎
【組 成】棒棒木60克 白糖15克
【制用法】水煎棒棒木約40分鐘成濃茶,放入白糖連煎 3 次,每晚服
1 次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、慢性支氣炎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二 甘棒合劑
【組 成】棒棒木1500克 甘草 150 克
【制用法】將上藥切碎,加水8000毫升,煎至3000毫升為度。每日 3
次,每次服10毫升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、慢性支氣炎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三 喘咳舒
【組 成】海風藤60克 追地風60克 白酒
500 克
【制用法】 2 味浸酒制成藥酒。服時不可加溫,否則失效。每日服 2
次,每次10毫升,早晚空腹服。心臟病人及孕婦忌服;感
冒及月經期暫停服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、支氣管炎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四 蜜蒜方
【組 成】蜂蜜 250 克 大蒜 250 克
【制用法】大蒜搗爛泥狀。加入蜂蜜,放入罐中封口待發酵後用,每
日 3 次,每次 1 匙。
【主 治】喘息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五 杏冰散
【組 成】杏仁 3 克 冰糖 3 克
【制用法】共為細面,每月 3 次,每次 1. 5 ~ 3 克,白開水送下。
【主 治】氣喘咳嗽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六 礬萎定喘散
【組 成】明礬30克 乾瓜蔞 2 個
小蘿蔔數枚
【制用法】把明礬置在鐵器內燒至按之成末為度,將瓜萎放炭火中燒
成炭,與燒枯之明礬合一研細面,放碗內。將蘿蔔數枚蒸
熟,然後沾藥末吃,每次 2 ~ 3 個蘿蔔,以藥末服完為止
(在發病期間吃)。
【主 治】氣喘哮吼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七 糖貝梨
【組 成】鮮白梨 1 個 貝母 6 克
白糖50克
【制用法】將貝母研細面,裝入梨內蒸熟。勻 2 次服。 1 日量。連服
2 月。
【主 治】老年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八 麻片糖
【組 成】麻黃30克 冰糖 200 克
【制用法】將麻黃、冰糖加清水 1 碗,在砂鍋內煎數開,澄清放石板
上即成片糖。每次服 9 克,早晚各 1 次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十九 哮喘外敷方
【組 成】白芥子21克 細辛21克
延胡索12克 甘遂12克
【制用法】上藥研末,分 3 次外用。用時取生姜75克搗汁藥末成稠糊
狀,攤在 6 塊油紙上,貼在肺愈、心愈、膈愈上,用膠布
固定,貼 4 ~ 6 小時取下,每10天貼 1 次,共貼 3 次。多
在暑伏天貼用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、慢性支氣炎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 五海咳喘片
【組 成】麻黃24克 海浮石24克 炒杏仁
1. 5 克 生石膏 4. 5 克
海螵蛸 0. 9 克 五味子 1. 2 克 甘草 1. 2 克
【制用法】上藥共制成片劑,以上系 4 片量,每日 3 次,每次 4 片。
小兒酌減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一 金花丸
【組 成】洋金花(曼陀羅花、山大麻子花) 250 克 石膏7500克
硼砂1250克 甘草2500克 黃芩1000克 棗仁
500 克
【制用法】共研細末,水泛為丸。早晚各服 1. 5 ~ 3 克(約10 ~ 20粒
)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二 喘哮平
【組 成】炙麻黃90克 桑皮45克
蘇子60克 白果1200克 冬花90
克 黄芩45克 甘草30克
【制用法】混合軋粉,每日 1 次,每次 4. 5 克,開水沖泡,溫服。
【主 治】哮喘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 淮海中醫診所 2009.
方二十三 麻杏豆腐
【組 成】麻黃30克 豆腐 120 克
杏仁15克
【制用法】共煮 小時,去藥渣,吃豆腐喝湯,分 2 次服完。
【主 治】支氣管哮喘、受涼發作。
【出 處】《常見病單方驗方選》淮海中醫診所 2009.